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0:48 点击次数:99
业绩炸裂股价翻倍,东鹏饮料冲刺全球市场,后市会怎么走?如果聊到饮料,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娃哈哈、农夫山泉、统一等等,甚至聊到功能饮料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红牛。谁也不会想到,默默发展的东鹏饮料,却突破重围,崛起了!
那,凭什么东鹏饮料的业绩炸裂股价翻倍,还能冲刺全球市场呢?我认为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:第一点,性价比高!
性价比可不止在手机、汽车上,功能饮料市场依然是存在的。东鹏特饮终端价约为红牛的60%-70%。因为这一特性,让它快速打开市场。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业绩表现。
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,预计实现营收157.2-161亿元(同比+40%-43%),归母净利润31.5-34.5亿元(同比+54%-69%)。其中,Q4营收中位数同比增长28%,净利率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17.7%。
核心单品“东鹏特饮”持续领跑能量饮料市场,销量市占率达35%,已经默默的来到了国内第一。同时,电解质水“补水啦”异军突起,前三季度营收突破12亿元,全年有望达15亿元,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驱动力。
第二点,多元化的战略,让东鹏巩固了行业地位!
除能量饮料外,还推出了“东鹏大咖”(即饮咖啡)、“鹏友上茶”(无糖茶)、“VIVI鸡尾酒”等新品。2024年,椰汁、草本饮料等新品类亦进入试销阶段,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。
根据机构预测,2024-2026年公司营收将保持25%以上复合增速,2026年有望突破250亿元,其中电解质水、咖啡等新品收入占比或提升至20%。
第三点,全球化布局,让东鹏的业绩更上一层楼!
国内11大生产基地支撑产能弹性,海外工厂投产后将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。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标签为出海提供背书,大包装设计契合东南亚解暑需求,PET瓶便捷性优于传统罐装产品,在东南亚人均收入较低的背景下更具吸引力。
东南亚地区人口基数大(6.7亿)、年轻劳动力占比高(15-34岁占45%),叠加高温气候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,能量饮料消费场景明确。2024年东南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2亿美元(约300亿人民币),相当于我国市场的49%,且增速5年复合增长率6.2%快于国内的4.7%。
市场呈现寡头竞争,天丝红牛、百事Sting、泰国M150等占据主导地位,但本土品牌分散,东鹏凭借性价比(ASP 1.37美元/升,显著低于国际品牌)和大包装差异化(500ml PET瓶)具备突围潜力。
公司已经在广东、海南、印尼规划生产基地,其中海南工厂辐射越南、柬埔寨,印尼工厂覆盖东南亚核心市场。昆明、南宁基地则服务缅甸、老挝等地区,未来物流成本有望降低30%-40%。
可以说,东鹏饮料正从“我国功能饮料龙头”向“全球能量饮料巨头”迈进,用性价比征服全球市场!
至于后市会怎么走,东鹏饮料登陆A股的时间并不是很长,至今仅仅只有三年多的时间,还算是一个次新股,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抛售压力,加上这几年业绩激增,又向全球市场发出挑战,不管是增速还是预期,都拉的很满,也实现了股价的翻倍。所以,接下来要看的,是东鹏的落实情况,如果能打开东南亚市场,那全球化战略势必成功了一半,股价也将有好的表现,相反,如果没能在海外站稳脚跟,股价或许会陷入震荡期,还要承受解禁的抛压。

